近日,《浙江共产党员》杂志刊登《村企“联姻”赋能乡村振兴》文章,报道省国贸集团自2018年以来,依托张村乡农业农村资源,深入开展产业帮扶、推动乡村振兴,打造张村乡-省国贸集团结对帮扶“共富样板”的积极探索与成效。
近日,在江山市张村乡太阳山村生姜加工车间,空气中弥漫着生姜的清香,村民忙着洗姜、称姜、搬运、装车。看着一颗颗个头硕大、色泽鲜亮的生姜装满袋子,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太阳山村产出的生姜属于高山小黄姜,良好的生长环境培育的小黄姜在品质上比普通生姜更胜一筹。然而在几年前,太阳山村的高山小黄姜一直作为蔬菜零散售卖,售价低、周期长,还经常滞销。
变化源于2018年省国贸集团与张村乡开展的结对帮扶。当时,省国贸集团结合生命健康板块优势资源,与张村乡联合构建“国企+集体+农户”中药材种植富民模式,发展中药材“种产研销全链条产业,助推村民致富、村集体经济增收。
截至2023年底,张村乡11个结对村的经营性收入从结对前的40.35万元提高至279.98万元,增长率841.71%。这是张村乡与省国贸集团村企“联姻”结出的硕果。
挖掘资源禀赋 高位谋划项目
张村乡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,下辖11个行政村,森林覆盖率92%,是江山市面积最大的乡镇,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型乡镇。张村乡深入挖掘生态、旅游、农业等资源优势,以“张村所需·国贸所能”的思路,搭建双方互融互通互助平台,结合省国贸集团商贸、金融、医药三大板块优势,变资源优势为造血动能。
双方通过深入对接,共同谋划了一批高质量项目,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顺利推进太阳山村旅游综合体项目、秀峰村百亩中药材种植项目、琚源村“聚缘鱼村”休闲旅游、双合丰村众筹精品民宿等一批项目有效落地。
“2018年张村乡与省国贸集团结亲后,因地制宜的打造了秀峰村百亩中药材种植基地,积极探索“国企+村集体+农户”强村富民新模式,不仅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,也让村民实现“家门口”务工,一天有120元的收入,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,让村民在农闲时也可以鼓起‘钱袋子’”。秀峰村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锚定特色产业 提升发展效能
张村乡明确目标、找准定位,与省国贸集团谋划建立千亩山茶油基地、千亩岩茶基地、百亩高山果蔬基地、百亩中药材基地。打造“张村味道”农特产品牌,打通国企与村集体、农民的链接渠道,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山茶油等农产品200余万元,带动全乡100余名低收入农户增收1万余元。
“实现乡村振兴,产业发展是关键。在省国贸集团的大力帮扶下,张村乡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根本命脉,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底蕴,全力推动农业产业、文旅产业提档升级,不断增强高质量转型发展动能。”张村乡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双方加强共谋,聘请浙江浙旅规划设计研究院制作全域旅游规划,完成《张村乡旅游发展整体策划》和文旅品牌形象策划。向上争取1100万元的先锋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开工建设,村上云庐、爱丽山居等高端民宿正式营业,投资1800万元的多村联建高端民宿完成主体建设并进入装修阶段。
放大帮扶效应 提升经济活力
“省国贸集团切实践行企业责任,发挥自身优势,以与张村乡开展结对帮扶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,坚持优势互补,推动合作向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高层次发展,努力实现合作共赢。”省国贸集团挂职张村乡干部刘飞说。
张村乡通过两轮“1+5”组团结对帮扶,已实现全乡11个村结对全覆盖。并抢抓帮扶机遇,促成省国贸和衢州市、江山市深度合作,放大村企结对帮扶的“溢出”效应。在原来每年200万帮扶资金的基础上,促成国贸集团与江山市设立1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,助力江山市金融稳定和特色产业发展,收益中的1000万元捐赠给张村乡。积极促成省国贸集团下属省土畜集团投资的“亿元项目”浙江凯胜猪原肠加工综合利用工厂在江山市建成投产,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。促成省国贸与衢州市签订“1+5”战略合作协议,将一开始的对一个村的帮扶扩大到一个乡、一个市,持续放大帮扶效应。